博客年龄:17年11个月
访问:?
文章:161篇

个人描述

姓名:王敏职业:职业发行人位置:中国,杭州邮箱:wangmin508@163.com性格:天生我才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我的博客:放我喜欢的东西,给自己看、给喜欢的人看。QQ:757814340

《都市丽人》:做大发行量的本土杂志

分类:期刊发行 | 标签: 发行  
2007-04-26 10:56 阅读(?)评论(0)

《都市丽人》:做大发行量的本土杂志

--访鲍尔出版集团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许琳菲

发行先行  

□《都市丽人》是一本走发行模式的杂志,这与目前期刊界流行的以广告为导向的杂志不一样,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天的杂志广告模式盛行?

■在中国做发行很难,成本高,渠道混乱,体制形式繁多,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发行特点,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不太有。所以许多新刊没有这个自信能把发行做起来。另外,因为整个行业的广告盘子做大了,广告投放量在增加,所以一些广告代理商或小的广告公司认为是做广告刊的好时机,并不知道成败一本刊的因素很多,于是,做了两三年撑不下去又转手了;此外,进来的国外品牌刊,基本上都是以广告为主要赢利模式的,多少起了示范作用;还有些人认为只要广告商能看到杂志,我就做这么一本;当年网络泡沫破灭,很多钱投到纸媒体这个领域,投资热钱更多追求回报,这种要求快速回报的心态也催生了广告刊。上述诸多因素导致这种局面的形成。

□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做一本大发行量的杂志呢?而且选择女性杂志市场?

■鲍尔集团的特点就是做大发行量杂志。每家出版商都有一个核心竞争力,我们的竞争力是做平和的内容,还是做阳春白雪,还是在每个领域都有产品,哪只脚先迈出去?我们的第一步选择了做《都市丽人》。定价低,是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度。虽然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增长,但每期消费20元的人群到底有多大?中国读者对定价还是敏感的。不需要考虑经济状况,只要喜欢就买,这种人群并不大,中国老百姓还是比较看中花相对少的钱,获得相对大的信息量。定了这么一个总的方向,用了四个月花了几百万做了大量的定性定量市场调查,研究中国女性的消费习惯,和她们对杂志的购买力。而中国当时的市场,没有像《都市丽人》这样的一本杂志,既能提供信息,又能以平和的价格走进家门,我们认为有这个市场空间。最终我们以4.5元起步。第一期销售20万,而且没有做任何宣传,当然这也是前面一个项目《健美风采》的一个积累,发行渠道已经对这支队伍有了认可度。

鲍尔本身有很多品牌,但在试刊阶段,我们就得出结论,非得本土化不可,尤其是发行量大的杂志。我们在测试版面时发现,欧美的片子与中国读者还是有距离,中国读者更接受离自己不远的东西。从内容上讲,我们追求“强”服务性。要做给中国22~35岁的女性,时装可以穿在身上并能买得到,旅游线路能够实施,菜谱配料能找得到,化妆品可以用得起。我们追求更加脚踏实地的服务。尽心尽力在做内容,不敢有一点放松,力求内容上的扎实度。

《都市丽人》把所有的位置都最经济地为读者考虑,版权页一直是一页,现在变厚了,放不下了才改为两页。把这本刊放大些,完全可以做二百页,现在内容156页,读者获得很大的信息。选题是否吸引人,选题通过什么方式表现,图片比例,用什么逻辑体现,印制质量,每一个环节都力争做到最好。我们最多的时候有三个全职摄影师,花大价钱养一个摄影棚,就是为了追求独一无二性。《都市丽人》是所有刊中自拍图片最多的一本刊物。

 □您怎么设计杂志的发行模式?目前这样一个发行量您满意么?您怎么看中国的发行市场?

 ■因为中国每个地区的发行特点都不同,我们花了很大力气与很多经销商交流。我们当时对发行市场的判断,不能找一个全国的总代理,而是分区域找了很多家发行商,以前一百多家,现在两百多。目前已发到第三级城市。但最大的量还是在上海、江苏、北京、浙江、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。我们对于发行量的“野心”还很大,广东、北京的量还远远没有做足。我们2005年第四季度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四地头一次做推广,比如车身广告、电台广播、电梯里的广告,用各种形式吸引新的人群,还是希望把量做大。每年这么多人跨进这个年龄,不断有新读者进来,重复购买率很高。我们目前的实销量在稳步上升。

现在有一些广告刊在零售摊点上买位置,在这个位置只要出样就可以,这是做给广告商看的,虽然零售商可以收到摆样的钱,但零售摊点也是要接受零售码洋考核的,如果陈列的杂志只能卖掉两三本,零售商也是不愿意的。从读者购买行为角度考虑,最显眼也就是最理想的陈列位置,本来可以放二十本杂志,由于被人为挤占,读者的选择余地就相对减少了。最受害的当然是广告客户。摊点上放十本,自然是因为卖得掉,而事实上可能只卖掉两本,八本销毁了。到达率多少呢?另外,经销商为拿到一些高端时尚类杂志的经营权,亏本也做,用销售收入来抵掉库存。现在太多的新刊上市,经销商会压得喘不过气,快压死的时候还会扛么?《都市丽人》的经销商肯定不亏,经销商抢着要,是因为卖得多赚得多。而且放在很好的位置,这是实销量给零售摊主带来切实利益之后的自发表现。中国发行市场还需逐渐规范。

 □《都市丽人》的邮发比例和订阅比例如何?订阅在中国杂志发行中所占比例很小,有些杂志甚至取消了订阅,您怎么看?

■我们的邮发零售是50%,订阅是1/15。与五年前不一样,报摊和超市等形式的零售点都很少。现在读者购买杂志的渠道越来越方便,每个街角都有报摊,何必等邮路,第一时间就可以买到。但如果中国也发生像韩国的状况,那是中国期刊的悲哀。韩国的期刊越做越厚,像砖头一样厚,刊社花了很多钱制作,上面有很多的广告,广告商也有很大的期望。但是,杂志厚到了某种程度就要限制量,另一方面,不去追求发行量,每页的广告价格就无法提高,于是,每家杂志都以很低的价格卖广告,平均价格越来越低,这对杂志社、对广告商、对读者都是个伤害。作为办刊人,首先是对读者负责,不对其他任何人负责,第一次销售发生关系是读者,读者不是因为广告才买杂志,而是因为内容,当内容充斥着一半以上的广告,阅读干扰度强,广告受到的关注就降低了。而且这么厚,没有特定的场合,无法尽心读完,广告是否有效,是个很大的问号。再者读者拿在手上很沉,也很不方便。

 广告双赢

 □《都市丽人》的广告经营策略是什么?目前这样的发行量对广告的贡献多大呢?

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成功,首先是刊好,才能发行成功,然后才是广告成功。五年前中国的广告还没有发展到这个状况,如果我们现在进入,也许会考虑做广告刊,但还是会追求发行量,因为客户可以骗一次两次,但不能太久。这也许是德国人的风格,传统的营销观念:酒香不怕巷子深。《都市丽人》的大发行量其实在广告销售上吃很大的亏。起步时广告客户不相信你有这么大的发行量。20万,又是一本新刊,不可能。当时,我们只好花很多钱,请AC Nielsen市调公司做单本销售的市场认定,2001年数据显示我们的发行量已达34万。只有通过中立的公司来认证,拿着这个数据走访说服客户。所以新闻出版总署国新出版物认证中心的成立是个大好事。

《都市丽人》目前95%的广告客户是国际品牌,化妆品最多,而且都是在国内下单,广告投放并没有因为鲍尔而随之带来。因为广告客户相信,在这个定位上,没有更好的杂志可选择,国际品牌也做调研,非《都市丽人》莫属。但在中国,有些广告主会有一种虚荣心理,我的产品定位是这样,你的价格这么低,我怎么可能投。一定要挤到定价最高的杂志中去。实际上这并不是对每一个品牌都适合。广告主没有想到自己的到达率是多少。我们强调千人成本,客户就会对我们的发行量产生疑问,我们每一期都在煎熬,是不是少发一点,反正部分广告客户也不相信,虽然一时的难过,还是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。我们杂志的基数大,在异型广告上很吃亏,很多单子因为总量金额大而丢掉了。所以我们现在与客户谈,可以按区域细分,你这个区域要多少我就给你做多少,报一个特殊价。

 □广告页的比例是多少?

■广告页不超过15-20%。广告太多会得罪读者,我们让利给读者,每个版面尽量为读者提供最多的信息。广告增加了,相应地增加多少页码的编辑页,不要让读者的利益受损害。影响《都市丽人》品牌的广告不能进来,很多钱我们忍住没有去赚,长远来看是尝到了甜头,我们的广告环境很好,同时也让爱护这个品牌的广告客户尝到了甜头。现在很多刊配合做软文,我们明确与客户讲,要么是编辑页,要么是广告页,不会为做软文而做软文,除非本来就是某个选题。这个做法很得罪广告客户,许多杂志你可以看出这篇文章背后是有钱的,你能看到很多半软半硬的广告,读者可能开始不敏感,时间长了也会有这样的感觉,如果你推荐给读者的内容不中立,你的可信度就没有了。这个做法是很伤害读者的。广告部对我们意见很大,说管理层这个不答应那个不答应。但长久地看,广告商也会接受的。

 □基于这样一种赢利模式,您怎样保证既低价位,又有品质,收入又不错呢?

■看你的账算不算得过来。比如我的工作就是一天到晚算这个帐。这要看你最初定位时的盈亏点是怎样设计的。盈亏点有两种,一是这个项目做多少时间达到盈亏点,前面投入多少,多少时间收回。一是发行量的盈亏点,定价多少卖多少本保证每卖一本不亏。所以这个盈亏点的设计十分重要。归根结底是你想投入多少,看出版人对利润的预期在哪里。

我们启动时四块五,有人认为只能做文字类的,但文字类的不可能有好广告,要让广告客户投放,就要有个好的时尚品相与氛围,制作成本必然提高,能否与将来的广告持平,就看你的本事了。国际上一元钱作时尚刊,发到二三百万,印制成本三分之二,看你做多少页,做多少时间坚持得住。二十元四百页,也是低价入市了。当然肯定是价越低,内容越时尚,发行量越大,广告也越好,但这很难做到,量永远是出版人所追求的,只是看市场上量有多大,可以从广告上贴补发行。就看你一盘菜怎么炒,火候把握到什么地步。《都市丽人》发展是良性的,每一步走过来,有很多陷阱,并不好过,如果放松了,某个地区的量就可能下来,所以我们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。现在还有人靠一拍脑袋办刊,拍完脑袋的东西有多少是能走得很远的?第一期结果出来,第二期怎么走,修正到什么地方,这都是每个出版人要考虑的。

 □《都市丽人》对市场调研十分重视,好像国内很多杂志并没有这个习惯,您怎么看市场调研?

■到目前为止,我们每期都做市场调研,不断地追问,读者买了之后有什么意见,五年没有落下一期。每期以第一时间反馈给编辑部,尽快在下一期有改进。因为全世界年轻女孩都一样,变化速度太快,她一月与九月对某些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就已经有变化,三年前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,和现在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,在技能,对事物的判断,在自信心上恨不能差一代,如果不是每时每刻跟进,去研究她们,还讲着昨天的话,她们就可能不理你了。我认为对读者的研究怎么做也不过份。

我们既有对读者的调研,也有对发行、广告市场的调研。包括零售摊点,竞争刊的观察。我们在研究到底真正的读者是谁?谁在买我们的杂志?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《都市丽人》的读者的教育程度,职位,消费能力是相当高的。

踏实的团队

 □您认为媒体的管理最重要的是什么?

■人是最重要的。媒体的管理,对创作队伍需要一种管理方式,发行是一种,广告又是另一种管理模式。我们公司有一个很好的氛围,广告总监说,发行部卖得不错,所以广告业绩好;发行部说编辑部编的不错,所以发行好。团队非常简单,人际关系十分单纯,受批评是就事论事,正如一位高管说,进入这个团队,心里就踏实了。真正好的人不一定光是为了钱,薪水是一方面。是不是有认同感,工作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。这个团队喊口号的人少,比较踏实。 团队很稳定,因为他们知道公司是做长线,是脚踏实地,有长远眼光的。如果团队是动摇的,很难做出好的产品。我们是学习型的公司,提供各式各样的学习,学习的行为受到尊重。不是说多少,而是做出多少。团队相对比较精干,每个人手上很多活,也没时间搞派系斗争。 

五年前的期刊管理人才和现在完全不一样,我记得1996年,鲍尔在新闻出版总署办第一个中国期刊经营讲习班,来了几乎所有大刊的社长主编。如果今天再办班,这些人就不会来,因为中国办刊人在当时是多么渴望经营管理的交流。你能明显感觉到这个群体变化很大,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很快,水平提高很快,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。《都市丽人》更多的是靠自已培养,因为办刊是需要积累,需要感悟的工作。 我希望自己的员工不断得到提升,让他们看到希望。

 □您怎么定义高端杂志?您认为《都市丽人》是低端杂志么?

■绝不是低端杂志,我们在中间这一块,人群很大,信息并不最前端但是时尚的,价格较低,读者花这个钱获得这样大的信息是值得的,这是很大的认可度。

高端杂志是一种为小众的读者办的,是为那些已经有很强的经济能力,对怎么花钱已经不是一个问题,知道怎样能让自己享受,有哪些最前沿的信息,这才是高端杂志。现在有些刊,提供的信息很一般,但用高克重的铜版纸印,中国读者有一定的虚荣心理,认为这种刊就是高端刊。中国有许多高端杂志并不高端,高码洋不等于高端。如果我们将《都市丽人》换成80克铜版纸,版式上留白更多,二百多页,摄影上再往上提一些,也是一本高端杂志。

 □您的未来规划是什么?还会进入哪些市场?

■任何领域都有机会。条件成熟我们还是会做新的。对于《都市丽人》的品牌延伸,我们做了很多的研究,始终在观察读者的状态,但品牌延伸可能不会很快。我们不太敢将战线拉得很长。人就是二十四小时,如果团队还没有到能掌控市场,对市场很敏锐的地步,就要小心。抽屉里虽然有很多试刊,各种类型都有,但不敢轻易地投放市场,就怕分心。如果能理直气壮地认为一个市场有机会,我们就会进。

■2002年开始做增刊《职场先锋》,目前发展很良性。《都市丽人》的目标市场是22~35岁的相对年轻的读者,《职场先锋》的目标读者则是介于28~40岁之间。25岁读的和30岁读的肯定不一样,30岁需要更加有针对、相对老成点的话题的刊物。目前定价十元,但市场调研的数据显示可以上调至十五元。目前我们还在抓质量。2006年6月,改名为《品位》推出,目前已经在全国铺开。

 

  最后修改于 2007-04-26 11:07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